第三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之辩 (第9/10页)
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即把心中的天理推至事事物物中去的过程,这就是作为格物致知目的的儒家“所当然之则”和“所以然之理”并不在外物中,而是在人的内心,所以没有必要再去向外物追寻天理,人所要做的就是把内化于心的善性付诸于道德实践、外化于心外的事物。
其根本都是围绕着儒家的“所自然之则”,还有“所以然之理”上。
二者有着其根本的区别,孙复此言在说的就是认为万事万物皆内含有理,我们在对外物的观察学习中探究天理,并通过类推打通了物欲对内心的蒙蔽,以能诚意正心。
而杨氏心学心学则认为心即理,理只在我心中,不在外物,只要向内索求,也可通达天理。
这一点那些杨氏心学的弟子一下子也就明了起来,仿佛前面的所有阴霾一下子都散尽了。
原本晦暗的前路一下子变得明亮了起来,随着杨慎的话音落下。
“文瑜先生微言大义,弟子明了!”
随着一位青衫儒生起身作揖说着,也陆续也有许多人起身作揖应和:
“文瑜先生微言大义,弟子明了!”
他们看起来是向着杨慎作揖,但是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在向那位没有露面的杨公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