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次见到出租车是在四五岁的时候。同院邻居病愈出院,从医院叫了辆出租车送到院子门口。车子是黑色的,窗户上有纱帘儿。妈妈跟着去接病人,感觉她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很帅。下车之后妈妈还跟司机要票,司机从票夹子上扯下来两张交给她。
1994年从部队复员之后,手头宽裕了些,偶尔奢侈一把,也会打车。坐在出租车里那感受,真没坐公交舒服。眼睛紧紧地盯着计价器,每蹦一个字心头就缩紧一些。脑子里飞速运转,盘算司机是不是给自己绕路了。赶上堵车,车不动计价器动,那更是追悔莫及,恨自己为什么不坐公交。
后来有了黄色“面的”,大大方便了北京市民。十公里之内十块钱,堵车不蹦字儿,确实挺便宜。超过十公里就不是一块钱一公里了,好像变成了一公里一块六。所以我那时候打面的,眼看着表蹦到九点九公里了,交钱下车,再换一辆。
有一回下了车,又打了一辆面的,上车之后愣住了,还是刚才那个司机。刚才我下车之后,他开到前面掉了个头,又开回来了。我们两个人心照不宣,都明白怎么回事儿,当时我那叫一个尴尬,这一路一句话都没说,到地方赶紧交钱逃走。
没过几年,“面的”就停运了,说是影响首都的形象。用奔驰、宝马当出租车不影响形象,一公里不得要五块钱?谁坐得起呀!
北京跟上海的风土人情有很大的差异,这点从“的哥”身上就能体现出来,要不管“的哥”叫“都市名片”那。上海的“的哥”彬彬有礼,北京的“的哥”热情爽快。当然了,哪儿都有不合格的“的哥”。
有一回我到上海打车,说出要去的地名,司机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开车就走。到了地方给钱下车,他还是没抬眼皮,让人感觉很冷漠。其实人家做得也没错儿,把客人送到地方就行了,说那么多话干吗呀?客人兴许嫌烦呢。
北京也有个别“的哥”,号称“京都神侃”,甭管客人爱听不爱听,自顾自地说起来没完。赶上那一肚子牢骚的司机,你坐他车还得听他骂街,虽说没骂您,听着也别扭呀。
我还遇上过一个爱抬杠的司机。上车之后我们俩也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摔跤,我跟北京摔跤界的人也挺熟,就跟他提了几个人。我说一个,这“的哥”骂一个,“他算什么呀?跟我哥们儿比差远了。”
说得我这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我当时身体还算强壮,也学过那么两下儿,初生牛犊不怕虎,跟司机说,“你拉我找您那哥们儿,我跟他比划比划去。”估计司机就不认识摔跤的,跟我说了,“我还得拉活那,没工夫。”我说:“车钱我照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