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分归隋 四 “两面人”高洋 (第1/4页)
陈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周内部频出乱子的同时,与其相对立的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已经稳稳当当地做了八年的皇帝。
高家的状况与宇文家不同,自从高欢消灭尔朱氏、攻占洛阳以来,高氏就掌握着政治与军事的绝对控制权,在关东地区不存在其他足以与之抗衡的势力。其中的原因,一来,得力于高欢父子扫除异己的能力,二来,反对高氏的稍微大点的势力,几乎无一例外地投奔了西魏和北周。(“魏”这个象征正统的国号,早就没那么大的号召力了。北周代西魏那一年,北齐的南安(今湖北新洲一带)城主冯显就向北周献城投降,可见对于北方两国的将领,魏、齐还是周并不重要,关键还看为哪个政权效力能够取得更多更好的利益)
如此说来,比之北周的宇文氏兄弟,高洋应该更容易搞好国家的内政外交,在统一天下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然而,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池田大作谈及民主与专制时,认为民主远非完美的制度,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不如专制,但是与专制相比,民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更多的错误,相对而言,是目前所见的最好的制度。
这一观点,有点类似于北周与北齐建国初期的情形。北周府兵制下的派系斗争,当然谈不上民主,但可以归类为制衡,宇文护代表的宇文家族虽然一时取得了权力上的独大,但其他派系并没有消亡,他需要时刻防止对手的“复辟”。在权力争夺的过程中,大家的智慧其实是差不多的,你想得到的对方也想得到,胜败的关键是看谁能犯更少的错误,客观上促使宇文护必须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施政方针。北齐则由于高家的绝对领导地位,失去了制衡的力量,功业可能很大,错误也可能很大。
作为皇帝,高洋的功业确实很大。即位之初,他就在很多人不看好的情况下,面对宇文泰的试探进攻,迎头顶上,令一代枭雄宇文泰不战而退,显示出非凡的胆略。鉴于高欢、高澄时期吏制败坏、贪污成风,他重用吏部尚书杨愔主管刑律。杨愔是汉人,汉人集团认为这是向鲜卑旧贵复仇的好机会,自然加大力度整治起贪腐。高洋借着鲜卑与汉人的矛盾,既整顿了吏治,又打击了旧贵势力,还获得了汉人的拥戴,一举三得。
高洋的立法思想也很先进,他认为东魏的《麟趾格》还不够完善,组织右仆射薛琡等人,在《麟趾格》的基础上,修撰法典。这便是对隋唐律典产生巨大影响的《齐律》(为区别与南齐的法律,也叫《北齐律》)。《齐律》是一部集历代立法大成之作,一共包括十二篇,949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疑称得上科学与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