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欧洲剧场 (第2/3页)
准噶尔刀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论战争潜力,做为这个世界上最大工业国家的美国无疑是最强大的,随着整个国民经济调整为战时状态的完成,美国的钢铁产量暴增,每年超过7000万吨,是德国的两倍,而做为军事工业基础的机床保有量为230万台。也远高于德国的160万台。可惜,这场战争并不仅仅是美德争霸,作为轴心国成员的奥匈和中国两国则很好地弥补了德国人的战略短板。奥匈帝国每年2100万的钢铁产量和110万台的机床保有量则正好补充了德国工业能力不足的弱点,特别是飞机工业。借助于匈牙利丰富的铝矾土资源,奥匈帝国每年的铝产量高达28万吨,正好解决了德国铝资源不足的弱点。而且随着布科维纳、罗马尼亚、利比亚、中东和高加索地区等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轴心国控制地区每年的石油产量超过了6000万吨,足以应付战争中的巨大消耗。而中国人的加入为轴心国集团提供了丰富的兵员和劳动力资源。使得轴心国集团无需再为兵员和劳动力不足而发愁。
由于在战争初期就迅速击溃英国控制了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控制了一半非洲资源的轴心国集团能够获得大量军事工业急需的稀有金属资源,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轴心国集团已经逐渐掌控了欧亚和非洲大陆,整个战争逐渐演变成大陆国家对抗美英海洋国家的格局。
1942年成了整个战争的转折点,随着轴心国集团的全面反攻,日本快要完了,而俄国人则四面楚歌,被打回了原形,形势岌岌可危。
英国人的实力在恢复。在美国的全力支援下,他们在加拿大建立起了所谓的“第二工业”,整个加拿大的钢铁产量迅速增加到了每年1200万吨,加之蒙特利尔、布法罗、多伦多、桑德贝和西海岸维多利亚几大造船中心的形成,英国人逐渐恢复了部分造船能力。
由于一直无法取得英伦三岛上空的制空权,德奥两国对英国的大规模轰炸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在英国人把军工企业逐渐搬离英格兰东南部后,双方就一直处于僵持状态。
在轴心国集团“首先迫使苏俄退出战争”总体战略确定后,英国所受到了压力骤然减轻了许多。但随着秋雨季节到来,在俄国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后。轴心国联军停止了进攻,又随之把战略重心调整到了大西洋战场。
由于奥匈海军把超过一半的海军力量派往了远东,驻守直布罗陀的奥意舰队实力有所削弱,加之自从轴心国联军在东线发动反攻以来。超过一半的空中力量被调往苏俄战场,英国本土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但轴心国海军依然紧紧扼守着大西洋航运线,对英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随着美国海军实力增强,北大西洋海上封锁线的情况令人担忧——在美英大西洋舰队主力的护航下,时隔11个月后,终于有一支大型运输船队再次抵达英伦三岛。这对于增强英国民众的抵抗决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