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火焰中的哀鸣 (第7/7页)
拉尔斯·布朗沃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次文化浩劫堪称惨痛。君士坦丁大帝和他的继任者们把希腊文明中最珍奇的瑰宝带到了君士坦丁堡,其中包括帕特农神庙(Parthenon)那座巨大的雅典娜雕像,描绘屋大维在与安东尼(Antony)和克娄巴特拉(Cleopatra)的对决中取胜并庆祝的青铜三件套,以及无数关于皇帝、神明和英雄的绘画作品。它们当中大部分都被熔化用来铸币,或是被歇斯底里的暴徒砸得稀烂。其中有一座特洛伊的海伦(Helen of Troy)的雕像,按照当代人的描绘,“比那夜空还要美丽,仿佛有千颗星辰点缀”,却从基座上被敲断,粉身碎骨于铁锤之下。因为觊觎封皮上的珠宝,士兵们粗暴地撕烂了西方佚失已久的作品的珍贵手抄本,然后将它们付之一炬。大理石雕塑化为齑粉,名胜古迹遭到破坏,图书馆则在烈焰中哀鸣。
然而,十字军造成的精神损害比物质破坏更加严重,以至于基督教世界的伤口至今也没能愈合。他们曾宣誓要解放圣地耶路撒冷,却有组织地侵犯了拜占庭的教堂。在君士坦丁堡最伟大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他们破坏了祭坛,抢走了圣器,还让法国妓女在牧首的宝座上跳起嘲讽的舞蹈。
最残酷的事实在于,这一切恶行的始作俑者,是那些在盔甲上佩戴十字标志的人。对信仰东正教的拜占庭人而言,西方的天主教徒在任何意义上都不配称为基督徒了。目击者如此写道:他们“暴露了骗子的本质……为了一点财物而践踏了十字架”。
在罗马,听闻这一事件的教皇英诺森三世大为震惊。他愤怒地谴责每一个东征者,哀叹他们出发本是为了事奉基督,却“让手中的剑浸浴着基督徒的鲜血”。
然而,教皇的责备无济于事。损坏已经造成,无法回头了。十字军选择了自己的一位领导者佛兰德斯的鲍德温(Baldwin of Flanders)担任新皇帝。他们开始渐渐清理街上的血迹,拆除烧毁的建筑,给被破坏的教堂涂上新颜料。东正教会被并入天主教会,罗马帝国宣布复辟。144十字军告诉自己,通过新建立的拉丁帝国,他们大大增强了基督徒在中东的影响力,以此消除良心上的不安。
实际上,他们做的正好相反。尽管拜占庭政府在流亡中幸存了下来,甚至还在1261年夺回了君士坦丁堡,但帝国再未恢复元气。号称“城中之王”的君士坦丁堡如今只剩下一个破败的躯壳,在曾经雄伟壮丽的城墙里哀伤地蜷作一团。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教威胁的最强壁垒,却毁在了原本被派来保护它的士兵手中。
对目光更加短浅的东征者而言,这只是对拜占庭帝国多年来背叛通敌的合理惩罚。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拜占庭就一直给他们这些本意良好的东征者使绊子。西方的英勇骑士不仅没有受到热情的迎接,反而被视为难以忍受的恶棍。帝国市场敲诈他们,拜占庭贵族取笑他们,一代代寡廉鲜耻的皇帝出卖他们。东方人的血液里天生就流淌着谎言。正如千年前古罗马的伟大诗人维吉尔(Virgil)所说,不要相信希腊人——即使对方给你送上礼物。
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了这次复仇的代价。征服君士坦丁堡,实质上相当于消灭十字军国家在东方的最大依靠。无论拜占庭和十字军国家的关系如何,担心帝国介入一直是穆斯林没有轻举妄动的重要原因。而如今,庇护者已经消失。这次东征建立的拉丁帝国穷困潦倒、羸弱不堪,勉强存续了50年,在历史上只是一瞬。它无法给十字军国家绝望的残余势力带来任何帮助。计划拯救东方基督徒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反而把这些人推进了末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