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当时的整个过程来看,虽然在李林甫和李亨的斗争中,杨国忠倾向李林甫,但显然他并没有李林甫那样具有深刻的危机感,毕竟他当时只是个配角,所以在他成为首席宰相后,和李亨的矛盾没有形成像李林甫那样,专门施毁灭性的打击。
其实在我看来,杨国忠虽然具备李林甫的权术,却不具备李林甫的远见,他可以不重视和李亨的矛盾,但这并不代表李亨也不重视,虽然史料上没有记载当时李亨对杨国忠有什么行动,但两年多后的那场兵变却证明了李亨已经将杨国忠视为必须致其于死地的政敌。
杨国忠在太子李亨的问题上,并没有过多的重视,当时他最重视的,当属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长久的“耽宠固位”,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经常用欺上瞒下的手段粉饰太平,尤其对那些敢于反应实情的官员,他必定给予无情的打击。
例如天宝十二年(753年),关中接连发生水灾,由于杨国忠刚刚接替李林甫成为首席宰相,他生怕关中发生的灾难,会让皇帝陛下认为选择自己做首席宰相不合天意,所以他命令时任京兆尹的鲜于仲通寻找到长安城外极少没有受灾的地区,从那些地区摘了一些生长不错的禾苗进献皇帝陛下,并大言不惭的说:“雨虽多,不害嫁禾。”
正是因为他的这句话,当时关中大部分州县全都不敢奏请赈灾,而最倒霉的当属百姓,据史料记载,当时被迫逃亡者有几十万人,逃亡的人全都是青壮年的男子,而那些老弱病残者无力逃难者,只能原地等死。
针对这种现状,当时也不是有人全都慑于杨国忠的权威而敢怒不敢言,就在杨国忠献完禾苗,李隆基刚刚大加称赞之后,时任扶风郡的太守房琯据实上报灾情,请求朝廷全力赈灾。
房琯,字次律,河南河南人。父亲房融武则天时期官至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贬死高州。房琯年少好学,但由于厌倦当时的政治环境,遂隐居在陆浑山长达十年的时间,开元十二年在李隆基封禅泰山的时候,撰写《封禅书》,从而受到张说的器重,被推荐为校书郎,后官至监察御史,但因为私下议论朝廷审讯犯人的方式,而被贬为睦州司户参军,后转为扶风郡太守。
或许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仅仅三年多后,当那场震惊李唐王朝的变故不期而至时,他一度有希望成为力挽狂澜的人,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房琯还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人物。
在赈灾问题上所有人全都沉默不语,唯独房琯只身站出来说明实情,这让杨国忠十分嫉恨和害怕,幸好房琯的奏疏落在了杨国忠死党吉温的手中,这让杨国忠心中还稍稍平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