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了便于西方读者接受,卜德在征得冯先生同意后在翻译中对原著做了一些增删。首先是在正文之外增加了五个辅助部分:译者前言、中国哲学家年表、参考书目、索引、战国地图。正文中的增加主要是背景知识,有些直接加在正文中,有些则以译注的形式放在页下。如讲到墨子的时候,卜德有页下注云:“墨子的本名是墨翟,放在很多哲学家名字中的这个子(Tzu)字——如墨子、庄子等等——并不是他们名字,而是一种尊称,意思是‘墨大师’、‘庄大师’。”(英文本上册76页)在讲到孟子贵王贱霸的思想时,卜德的注释是这样的:“周朝的统治衰落后,它的权威被一些强有力的诸侯僭越,这些诸侯凌驾在其他诸侯之上,多次召集联盟会议,就被称为‘霸’(Pa)。根据传统的算法,春秋时期共有五霸:齐桓公(公元前685—643)、秦穆公(公元前659—621)、宋襄公(公元前650—637)、晋文公(公元前635—628)、楚庄公(公元前631—591)。”(英文本上册112页)除了这一类介绍背景的文字,卜德也会偶尔就翻译问题出注,例如关于人性问题,告子有一个重要观点:“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卜德将这句话译成“That which at birth is so is what is called nature”,又出一注释道:“这句话意思含混,是中国哲学文献中最难确切传达的观点之一,关于对它的多种解释,读者可以参阅理查兹(I.A.Richards)的《孟子论心性》(Mencius on the Mind)一书的第23至28页。告子认为人性无所谓好坏,也不牵涉道德问题。他这句话大概就是说人性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所具有的性情,其中不含有孟子所说的那种道德品质。关于告子观点的详细论说,可以参见本书下文第七章《战国时之百家之学》中有关告子的部分。”(英文本上册124页)
直接加在正文中的内容可以举论述孔子的一章为例。为了让不熟悉孔子的西方读者对这位中国圣人的生平有所了解,卜德在第四章《孔子及儒家之初起》的一开头增加了一段介绍文字:“我们对于中国早期哲学家的生平一般知道得很少,孔子则相对要多一些,这主要得力于《史记》卷47《孔子世家》中的专门记录。根据这一记录,我们知道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他是鲁国人,出生地在今天山东省曲阜市附近。他的祖先是宋国(位于鲁国西南,在现在河南省)的宗室,移居至鲁国是在他曾祖的时候,在鲁国他的家族衰落了。孔子和后来几个世纪中出现的不少哲学家和政治家一样,都属于破落贵族阶级。Confucius是‘孔夫子’的音译,意思是孔大师。他的本名是孔丘,字仲尼。……他死于公元前479年,葬在曲阜。他的墓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英文本上册43页)
与增添相比,删节是比较少的,最主要的是冯友兰的三份序言没有翻译。另外第一章《绪论》中介绍哲学的内容和方法的几节没有翻译。“哲学本一西洋名词”,正如冯友兰开篇所说,这些内容对西方人来说是常识,就没有翻译的必要了。
冯著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大量抄录原文,冯友兰说自己这样做是继承了中国以往的学术传统:“中国人所写此类之书几皆为选录式的;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即黄梨洲所著之宋、元、明哲学史;《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即姚鼐、曾国藩所著之中国文学史也。”(《绪论》第十节)这样写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学者批评冯友兰“直用原料的地方太多”而线索不清(张荫麟书评,1931年6月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作为译者卜德倒没有这样的感觉,他在前言中写道:“冯著大量引用原始资料,这使本书不仅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有价值的文献选编,而且让这些古老的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非常重要,因为关于这些文本的解释往往是多样的。译者尽可能地贴近原文,但也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西文的翻译,但很少原文照录,而是做了自己的修正,使翻译更加准确。”
根据卜德在文中做的注释和最后列的参考文献,他参考过多种已有的英文翻译,例如就四书五经而言,他的主要参考对象是理雅各(James Legge)的五卷本巨译《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ssics):第一卷为《论语》、《大学》和《中庸》(Confusian Analects, Th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第二卷为《孟子》(The Works of Mencius);第三卷为《尚书》(The Shoo King, or The Book of Historical Documents);第四卷为《诗经》(The She King, or The Book of Poetry);第五卷为《春秋左传》(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其他重要参考文献包括:翟理斯(H.A.Giles)的《庄子》译本(Chuang Tzu, 1926)、德效骞(H.H.Dubs)的《荀子》译本(The Works of Hsuntze, 1928)、魏理(Authur Waley)的《老子》译本(The Way and Its Power, 1934)、梅贻宝(Y.P.Mei)的《墨子》译本(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of Motse, 1929)。至于没有现成译本可以参考的,如《公孙龙子》、《韩非子》等等,卜德提供了最早的译文。
理雅各是卜德最为敬重,也是在翻译中借鉴最多的前贤;但仔细对比每一段译文,就会发现,卜德都会多多少少做一些修订。试举一例。关于人性善,孟子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开始,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段话的理雅各译文是: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benevolence.The feeling of shame and dislike is the principle of righteousness.The feeling of modesty and complaisance is the principle of propriety.The feeling of approving and disapproving is the principle of knowledge.Men have these four principles just as they have their four limbs.
卜德的译文修订为: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human-heartedness.The feeling of shame and dislike is the beginning of righteousness.The feeling of modesty and yielding is the beginning of propriety.The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Man has these four beginnings just as he has his four limbs.
对比两份译文,可以看出虽然句式几乎没有变化,但几个关键词的翻译则差异很大,理雅各将“端”译成principle,不是十分贴切,卜德译成beginning,应该说更好。更重要的是,理雅各把“仁”翻译成benevolence,用的是一个现有的英文词,而卜德则使用了一个新生造的词human-heartedness。两者孰优孰劣,很难判定,但卜德的修改无疑反映了他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