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十七年前 (第2/2页)
余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1983年11月,当我从海盐来到北京,第一次走进西长安街七号的《北京文学》编辑部,是中午休息的时候,王洁刚刚洗完了头,头发上还滴着水珠。然后是一位脸色红润的老太太走过来问我:“你就是余华?”这位老太太就是周雁如。这情景在我的记忆里就像是日出一样,永远清晰可见。
我和王洁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我来到北京改稿,不仅见到了一直给我写信的王洁,也认识了她的朋友。其中有一位叫大兵的朋友正在做生意,我改完稿离开北京时,就是王洁和大兵送我去北京站。第二年我来参加《北京文学》笔会时,他还来饭店看我,此后很多年没有再见,可是有一次我在上海的街道上行走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一看,大兵站在街道对面向我招手。又是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得到大兵的消息。
其实我和王洁也已经有十来年没有见面了,当我在浙江的时候,我们保持着密切的通信,而当我定居北京以后,我们反而中断了联系。王洁后来离开了《北京文学》,她去了一家新的杂志,我忘了那家杂志的名字,只记得编辑部在王府井,1988年我在鲁迅文学院时,我去过几次王洁的编辑部,最后一次去的时候,编辑部已经搬走了。我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还住在蒲黄榆,我很多次去过她的家,我记得她很会做菜,有一次我在她家附近办事,完事了就去她家,事先没有给她打电话,刚好遇上她在家里请朋友吃饭,她一打开门就说我有吃福。不过我的吃福并没有得到延续,大概是在1989年,王洁给我打电话,让我星期天去她家吃饭,我刚好有事没有去,从此以后我们再没有联系过。我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我想她的儿子应该长大成人了,我在海盐的时候曾经给她寄过一本书《怎样理解孩子的心灵》,那时候她的儿子还小,王洁回信告诉我,她因为忙没有读,她的儿子就整天催着她快去读。三年前我遇到一位音乐制作人,交谈中得知他和王洁曾在一个编辑部工作过,又在同一幢楼里住过,我就问他有没有王洁的电话,他说可以找到,找到后就告诉我,可能他没有找到,因为他一直没有告诉我。
十七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北京,住了差不多有半个月,我三天就将稿子改完了,周雁如对我说不要急着回去,她让我在北京好好玩一玩。我就独自一人在冬天的寒风里到处游走,最后自己实在不想玩了,才让王洁替我去买火车票。我至今记得当初王洁坐在桌子前,拿着一支笔为我算账,我不断地说话打断她,她就说:“你真是讨厌。”结账后王洁又到会计那里替我领了钱,我发现不仅我在北京改稿的三天有补助,连游玩的那些天也都有补助。最后王洁还给我开了一张证明,证明我在《北京文学》的改稿确有其事。当我回到海盐后,我才知道那一张证明是多么重要,当时的卫生院院长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证明?”
从北京回到海盐后,我意识到小小的海盐轰动了,我是海盐历史上第一位去北京改稿的人。他们认为我是一个人才,不应该再在卫生院里拔牙了,于是一个月以后,我到文化馆去上班了。当时我们都是早晨七点钟上班,在卫生院的时候,我即使迟到一分钟都会招来训斥。我第一天去文化馆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三个小时,十点钟才去,我想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结果没有一个人对我的迟到有所反应,仿佛我应该在这个时间去上班。我当时的感觉真是十分美好,我觉得自己是在天堂里找到了一份工作。
二○○○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