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迷雾 (第2/12页)
C·S·路易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笼罩着艾奇斯托和伯百利的雾气,仍未消散,变得更为浓厚。艾奇斯托的人会认为雾气“从河上来”,实际上雾气笼罩着整个英格兰中心地区。整个艾奇斯托镇大雾蒙蒙,墙湿得能渗出水,桌子潮得能写字,白天干活也要点灯。曾经的艾奇斯托森林已经变成工地,不过也不再让老古板们苦恼,只是在看不见的地方传来叮当声、轰鸣声、喧嚣声、吼叫声、咒骂声和金属的嘶鸣。
这种污浊景象不为人见,人们应为之庆幸。因为温德河彼岸的人们正怒气冲天。国研院对艾奇斯托的控制更加严密。温德河水曾经是暗棕的绿色,色如琥珀,水波如银,在苇荡里缓缓流过,轻抚红树根,现在则浑浊不清,泥沙俱下,无数空锡罐、废纸、香烟头和木屑大片大片地在河上沉浮,有时还有油花的虹彩。然后,国研院又侵入了温德河的另一岸,它买的地直抵河的左岸,或曰东岸。此时财务总管布斯比受命去见代表国研院的费文思通和另一位所谓弗洛斯特教授,他这时才听说连温德河本身都要改道:艾奇斯托以后就没有河了。这件事尚属绝密,但国研院已经有权强令这么做了。既然事已至此,那么国研院和学院之间就显然需要调整下彼此的边界。当布斯比听到国研院想一直扩展到学院的围墙外时,他的下巴都快惊掉下来了。他当然拒绝了。在此时,布斯比才第一次听到国研院暗示他们会征用土地:如果学校愿意卖地,研究院会给个好价格;如果学院不卖,就会被强制卖地,仅得到名义上的补偿。费文思通和财务总管之间的关系在这次面谈中恶化了。不得不开了一次特别校务会,布斯比不得不竭尽全力向同僚们掩饰这些事实。而同僚们对他的仇恨犹如惊涛骇浪,甚至真的推推搡搡。他虽然指出现在辱骂他的这些人,当时也是投票赞成卖布莱克顿森林的,可这也没用。不过辱骂他的人,也无计可施。学院现在骑虎难下。他们卖了温德河这边属于学校的一小条土地,可谁也不知道这片土地意义如此重大。这不过是东院墙和河流之间的一片台地。二十四小时后,国研院降临在注定要毁灭的温德河畔,将这片台地搞成个垃圾场。整天都有工人抬着沉重的垃圾,踩着木板,把垃圾卸在学院院墙外,直至垃圾堆高得掩过了原先的海丽塔·玛丽亚之窗,这破窗现在是个木板钉死的窟窿,垃圾甚至已接近礼拜堂的东窗了。
这些天来许多“进步派”的成员退出了组织,加入了对立的一方。那些留下的人,则要面对人们的厌恶,反倒因而更加同舟共济。尽管学院内部分成水火不容的两派,但在对外关系上,倒是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整体。艾奇斯托大学因为把国研院引狼入室而指责整个布莱克顿学院。这可不公平,因为大学的许多高官也完全赞同布莱克顿的这些行动。现在后果既已显现,人们就不记得当年了。尽管布斯比听到的国研院征用土地的消息是秘密的,他也迫不及待地在艾奇斯托的公共休息室里传开了这个消息。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当时要是不卖,也不会有什么好处。”不过没有人相信这就是当时布莱克顿学院卖地的原因,学院遭人厌恶之深,与日俱增。本科生们也听到了风头,布莱克顿的讲师们开的课他们也不来了。不仅是布斯比,甚至连完全无辜的瓦尔登,也在街头遭到了围攻。
艾奇斯托镇本来就和大学的意见有相左之处,现在也是动荡不定。打碎布莱克顿学院窗户玻璃的那场骚动不仅在伦敦的各家报纸,甚至在《艾奇斯托电讯报》上也是轻轻掠过。但此事余波未了。沿车站下来的一条陋巷中发生了可耻的袭击,酒吧里有两场打斗,对于国研院的工人们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的申诉越来越多。但这些申诉从没有上过报纸。那些曾亲眼目睹这类暴行的人吃惊地在《艾奇斯托电讯报》上读到:新研究院国研院在艾奇斯托风平浪静地安顿下来,和本地居民之间的关系极为融洽。那些没有亲眼目睹,只有耳闻这类暴行的人们,既然在《电讯报》上没有看到报道,就把这类故事当作是风传或是夸大其词。那些目击者虽然也曾写信给报社,但是报纸从未刊登过这些信。
哪怕这些花絮都可以存疑,但没有人怀疑,镇上所有的旅店都落入了研究院之手,没法再和老朋友去熟识的酒吧小酌了;熟悉的小店都挤满了外人,看起来都财大气粗,物价上涨了;不管上哪辆公共汽车都要排队,电影院总是坐满了人。曾俯瞰宁静街道的居室如今整日被前所未见的车水马龙摇撼:不管去哪,总有大群的陌生人在身边推推攘攘。对于一个像艾奇斯托这般微小的内地小市镇来说,即便是从英国另一边来的游客也会被看作外人的:而现在,北方口音、威尔士口音,甚至爱尔兰口音整日近在耳边,吼声、尖叫声、歌声不绝于耳,雾中走过身边的也是外来人狂野的面孔,实在让人厌恶。“这儿要出乱子!”很多市民都这么说。又过了几天,不知道谁最先说:“我觉得这些人就想捅出乱子,我们需要更多的警察。”最后,《艾奇斯托电讯报》终于接受了这个建议。一片不起眼的豆腐块——比人的巴掌也大不了多少的小乌云般的短文——似乎暗指当地的警察对付不了新增的人口。
这些事珍都不予关心。她这些天只不过是在“混日子”。没准哪天马克就让她去伯百利。没准他又放下了整个在伯百利的计划,回家来了——他写的信既简短,又满腹怨言。也许珍自己要去圣安妮见见丹尼斯顿夫妻。她还在继续做梦。不过丹尼斯顿先生说对了:如果你把这些梦当作“新闻”,感觉就好多了。要不是这样,她简直没法忍过这些夜晚。有一个梦,她一再做,梦里什么也没有发生。她像是躺在床上,但床边好像有什么人,这个人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床边,坐下来看她。他手中拿着笔记本,时不时写上一条。要不就一动不动地坐着,专心致志而又耐心十足——就像是个大夫。她以前曾见过此人的面孔,现在则熟悉得清清楚楚:夹鼻眼镜、俊美、很白皙、长相出众,还有那一小撮尖胡子。以此估计,如果此人也能看到她,那对她的长相也是了如指掌了:因为此人研究的对象无疑就是珍本人。此事刚发生时,珍没有写信告诉丹尼斯顿夫妻。即便第二次发生时,珍也把信一压再压,直到超过了寄信的时间。她有种希望,就是她一声不吭越久,丹尼斯顿夫妻就越可能来再次看望她。她希望别人来安慰她,但是她希望不用自己再去圣安妮,不用面见“渔王”,被拉进他的圈子里去。
与此同时,马克正在为阿尔卡山平反。他之前从没有看过公共档案,现在觉得这档案真是难懂。尽管他尽力掩饰自己对此一无知,但“仙女”还是很快发现了。她说:“我带你去见开普顿,他会拉你一把的。”马克就这样大多时候和她的副手开普顿·奥哈拉共同工作,此人身材高大、白头发、面孔英俊,他那一口英语口音,用英国人的话来说,是南方土话,对爱尔兰人来说,则是“该用把小刀割掉的都柏林人口音”。他自称来自一个古老的家族,在莫特堡有一席之地。他对公共档案的解释,什么Q式记录,什么文件流程系统,还有他所谓的“除杂草”,马克都听得一知半解。但马克又羞于承认这一点,于是结果是,奥哈拉实际负责一手挑选文档事实,马克觉得自己不过是个写文章的。他尽力对奥哈拉掩饰这一点,显得他们好像真的在并肩协作;这样,他自然也就没法像以前那样再次反对人家只把他当一个新闻作者了。他确实是善于鼓动人的(这对他的学术生涯帮助很大,他自己倒不愿承认),他的新闻写作也大获成功。他所写的关于阿尔卡山的文章和信件现在在拥有数百万读者的各大报纸上出现,要是以他自己的名字,想上这样的报纸,是绝不可能的。他不禁有些飘飘然的激动。
他也向开普顿·奥哈拉倾诉自己囊中羞涩之忧。什么时候发工资?此外,他连小钱也没有了。他的钱包来伯百利的第一夜就丢了,再也没有找到。奥哈拉哈哈大笑:“你只要去找下管家,想要多少钱都行。”
“你是说这些钱会从下个月工资支票里扣除?”马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