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憨包子和小丫头》代后记——爱和自由的背后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得到天使待遇的孩子并不多,甚至少得可怜。四代同堂的艾黄大家庭,却真似人间的天使乐园,亲融的亲子关系代代延续,满满都是“爱”以及“自由”。《憨包子和小丫头》记录的,便是一个个关于爱与自由的故事。
爱和自由,也是许多“知傻”看过相关诸篇后,在艾园评论栏里的留言主旨,他们赞叹艾黄两人,从小生活在爱之家,获得身与心的自由发展,现在又把思想精髓输出给黄米米和虾头妹妹。与艾园朋友一样,我在笑着阅读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时,心里也涌出了同样的观感,还想到了“爱和自由”的背后。
“背后”有两个意思:一是深层原因,原理;二是指背面,即反面之意。
爱和自由,其原理在于:尊重。儿童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天然地拥有自己的精神意志,大人接纳孩子的天然面目与性情,欣赏他们,给予尊重,便形成健康稳固的亲子关系,如我们在本书中所看到的那样,小时候的憨包子与小丫头,长成了黄颜与艾米,一对神仙眷侣。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尊重儿童的必要性,它日渐成为幼儿教育观念的核心。相反,如果不认为儿童具有天然的独立性,大人在施教言行上,必然走向尊重的反面,以家长制作风干扰、压制儿童的精神世界,严重的话,会扭曲孩子的个性、抑制他们正常的人格发育。
亲子关系对幼儿的重要性,好比一架圆规,大人是圆点,亲子关系便是稳定的脚架,效果如画下的圆圈,其大小取决于圆规的脚架有多长。孩子们受到恰当的教育,会将他们的脚尖尽量伸长,以本能追求自己的健康与快乐。从长远看,亲子关系的优劣能对孩童的将来产生重要影响,《憨包子和小丫头》记录了艾黄小时候至现在养育下一代的生活故事,给我们展示的,即是一幅立体、直观的“爱的教育”之效果图。
艾米和黄颜的两家人,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弱爱”(“溺爱”的艾米腔)他们,黄颜从墨斗到渔网捞、游泳、乒乓球,艾米从“水许”到拿爸爸的情书捉弄妈妈……充分给予孩子自主喜好的权利、发展特长的自由——这与近年在国内流行的,诸如蒙特梭利、华德福等等现代教育理念如此神似,从而培育了艾黄体验人生的心态,以及探索未知的能力。尤为可贵的是,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的浩劫夹缝中,艾、黄两大家庭完整地维护了亲情人伦,赋予子女后代正直人格、慈悲心怀。中国思想界新锐萧瀚先生指出:“培育个体良知最重要的基地是家庭,而不是学校或者社会。”诚哉斯言。
华德福学校创办人鲁道夫?史代纳认为:我们不应该问一个人生活在现今社会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而是要问,这个人内在的潜能是什么?什么在他身上可以被唤醒?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统统有异曲同工的答案。对兴趣爱好的赞许、鼓励的神情和口吻,孩子的心灵感受被重视,孩童的各项潜能得到开发,天使之翼起飞,翱翔。
书中唯一的反例,写到小艾米的邻居大哥哥,被望子成龙的父母体罚,引发了小艾米的同体之悲。“夫妻两个经常打那孩子,有时用皮带抽,那孩子就发出凄厉的哭叫声。”这幅景象多么熟悉,不啻为中国式家教的典型版本,更是“窝里斗”的原始模型。“三个中国人一条虫”的成因,大约是许多人从幼儿年代开始,便已被植入内斗的“滤过性病毒”(柏杨先生语),在家中内外的打斗、斗争模式中长大,缺乏信任能力,既不自信,也不相信他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