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路易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难预见,我的论证一定会遭到反对。我在前文保证过,在理解上帝的良善时,我们不必被要求去接受一种只是对我们自己的道德准则的颠倒。不过,有人可能会提出反对,说这种颠倒恰恰是我们应该做的。还有人会说,我所阐述的上帝之爱其实是人类称作“自私”或者“占有”的爱,它与那种希望被爱者快乐、不顾施爱者自己是否满意的爱形成了鲜明对照。我不敢肯定这是否符合我对人类之爱的理解。不过,我认为,如果一位朋友只在乎我是否快乐,却从不批评我的不诚实,这种爱根本不值得珍视。当然,我要说,欢迎提出反对意见,因为答复这些反对意见会为该论题带来新的亮光,同时也能修正上述讨论中的片面之词。
事实是,我们不能将利己主义的爱和利他主义的爱这一对互逆命题含糊其词地套用到神对人类的爱上。利益冲突以及自私与不自私仅仅适用于居住在同一世界上的人类:上帝不可能跟人类竞争,就像莎士比亚不可能跟薇奥拉竞争一样。上帝道成肉身,降世为人,与他创造的人类一同生活在古代的巴勒斯坦地区,他的生命代表了最高境界的自我牺牲,因而才有了十字架上的受难。一位现代泛神论哲学家曾经说过:“当绝对主宰者落入汪洋,他会化作一条鱼。”同样,我们基督徒也可以指着道成肉身的事实这样讲,因为在这个事实当中,我们的上帝放弃了他作为神的荣耀,屈就于某些条件,这些条件对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我们的主是全然利他主义的。不过,基于上帝的超越性,上帝代表了一切条件的无条件依据——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认识这位上帝。我们之所以说人类之爱自私,是因为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会牺牲被爱者的需要——例如,父亲把孩子们关在家里,是因为他不愿意放他们进入社会,然而,为了孩子们着想,他们应该接触社会。这种情况说明,施爱者有某种需要或者情感,它与被爱者的需要相抵触,而施爱者却漠视或对被爱者的需要全然无知。不过,在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当中,上述情况绝对不会发生。上帝没有任何需要。柏拉图教导我们说,人类的爱如同一个穷乏的孩子——只知道索取和缺乏;它是由施爱者的需要和意愿决定的,施爱者认为被爱者已经具备或者应当具备良善的品性,他的“爱”才会被唤起。然而,上帝的爱则截然相反,他的爱不是被爱者的良善所唤起的,乃是要唤起被爱者的良善,因为爱人,上帝首先创造了人,然后使人变得真正可爱,尽管上帝的爱是专断的。上帝就是良善。他可以赋予人良善,却从不需要获得良善。在这个层面上,上帝的爱就其本质而言是“无我的”,并且不可测度;上帝的爱意味着给予一切,却从不索取。然而,有些时候,不会受伤害的上帝竟然像感情倍受折磨的人一样讲话,永不缺乏的上帝竟然像有所渴求一般发言,他所渴求的正是我们人类,是他亲手创造、又赐下万物的人类,那么,这只能表明一件事(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的话):上帝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允许自己如此渴求,他在自己里面造了某样需求,只有我们才能满足这个需求。如果他对我们有所要求,这个要求也是出于他自己的选择。如果这位永恒不变的神为他制造的小木偶忧伤难过,这也是出于神的全能,出于一种超越了人类理解力的谦卑,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原因。如果说,世界之所以存在并非因为我们爱上帝,而是因为上帝爱我们,那么,这个事实在较深层面上说明,上帝是为了我们的缘故才爱我们。如果说,那永不缺乏的上帝选择需要我们,是因为我们需要被需要。从基督教的观点出发,我们不难得知,上帝与人类的种种关系前后都横亘着一道深渊,那就是上帝单纯的给予——上帝把无足轻重的人类抬举成为他所钟爱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进而成为上帝需要和渴求的对象,除此之外,上帝一无所求,因为他就是一切良善,这是永恒的真理。上帝的给予也是为着我们的缘故。认识爱的本质于我们有益,认识最伟大的施爱者于我们最为有益。然而,如果我们仅仅认为我们是需求爱的一方,上帝是被需求的一方,我们寻求上帝,上帝被我们找到,即让上帝满足我们的需要,而不是我们去满足上帝的需要,那我们就大错特错了,是违背事物本质的。因为,我们只不过是受造之物,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相当于病人对药剂,女子对男子,镜子对光,回音对原声。对我们而言,最高形式的行为便是回应性的,而不是主动性的。因此,若要真实而非虚幻地经历上帝的爱,我们就必须顺服他的要求,服从他的意愿;否则,便违背了我们存在的本质。当然,我不否认,在某个特定层面上,我们谈论人的心灵对上帝的寻求并没有错,把上帝视为心灵之爱的接受者也没有错;不过,从长远来看,人类心灵对上帝的寻求只不过是上帝寻求人类心灵一种形式或者表象,因为,一切都出于上帝,就连我们对他的爱也是他赋予我们的,我们的自由只是进行或好、或坏回应的自由。所以,我想,最能把异教神观与基督教神观区分开来的莫过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上帝自己是静止的,他使宇宙运转,就像被爱者推动施爱者一样。”然而,基督徒却提出:“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这就是爱了。”
第一种情况,是所谓人类自私的爱,这种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的心里没有上帝。上帝没有任何自然需求,没有情欲,不会拿他的意愿去跟被爱者的利益竞争;或者说,即使上帝里面也有某种我们称之为感情的东西,一种渴望,那也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并且是为了我们的缘故。第二种情况也是由于缺乏造成的。孩子的真正利益可能跟父亲的愿望不同,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需求,不单是为了父亲而存在,也不是为了得到父亲的爱而力求完美,对于这一点,父亲往往不能完全理解。不过,受造的人类却不是这样独立于创造者上帝之外,上帝也不可能不理解人类。他创造人类乃是在他对万物的计划之中,这就是人类受造的原因。当人类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他们的人性便得以完全,他们也会获得快乐:这就好比接好宇宙的断骨,痛苦便止息了。事实上,一旦我们想成为上帝所不喜悦的样式,我们就不可能得到快乐。对我们肉身的耳朵来说,神的要求与其说像是出自一位爱人,不如说像是出自一位暴君,其实,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就会发现,正是这些要求在引领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上帝要求我们敬拜他,顺服他,向他俯伏。难道我们认为这样做能够给上帝带来好处吗?还是像弥尔顿在诗歌中描述的那样,担心人类对上帝的不崇敬会“减损神的荣耀”?人类拒绝敬拜神根本不能减损神的荣耀,这就好比一个疯子,尽可以在他斗室的墙上刻出“黑暗”这个词,却丝毫不能让太阳熄灭。上帝的意愿是要我们变得良善,我们的良善便是爱上帝(以受造之物应有的回应式的爱去爱他),我们要想爱上帝,就必须了解他;如果我们了解他,就会俯伏在他脚前。如果我们不了解上帝,那只能说明我们爱的不是上帝,而可能是我们幻想出来的近乎上帝的东西。然而,上帝不仅仅要求我们俯伏在他脚前、对他心存敬畏,还要我们反映出他的神圣来,要我们拥有他圣洁的品性,这些都大大超过我们眼下所求所想的。《圣经》命令我们要“披戴基督”,要变得像上帝;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上帝都将我们真正需要的——而不是那些我们自以为需要的——赐给我们。必须再次说明,上帝对我们的尊重让我们难以忍受,甚至感到尴尬,这是因为上帝对我们的爱太多,而不是太少。
然而,上述观点也许不完全符合事实。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上帝独断专行地创造了我们,好让我们把他当作我们唯一的良善。事实上,上帝是一切受造之物的唯一良善,从自然需要来讲,每一个人都必须在上帝的成就之中找到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良善。种类和程度的不同取决于人的本性;然而,除了神之外,别无良善,如果有,那一定是一种梦想。乔治·麦克唐纳写道(我眼下找不到这段话的具体出处),上帝对人类说:“你必须靠着我的力量刚强,从我的恩惠得祝福。因为我没有旁的可以赐给你。”这便是本章的结论。上帝赐给我们的是他所拥有的,而不是他所没有的:他赐给我们的是来自他的快乐,而不是其他什么快乐。我们只有三种选择:第一是成为上帝,第二是以受造之物的回应来效法上帝、分享上帝的良善,第三是遭受痛苦。如果我们不愿意吃宇宙生长的唯一食物——这也是任何宇宙所能长出的唯一食物——我们就会永远忍饥挨饿。
[1] 特拉赫恩(Thomas Traherne,1636-1674),英国圣公会诗人、散文家,著有《世纪沉思录》(Centuries of Meditation)。——译注
[2] 圣经《路加福音》12:57。
[3] 圣经《耶利米书》2:5。
[4] 参见但丁的诗作《新生》,《新生》是诗人为少年时代恋慕的少女贝阿特丽丝所作。——译注
[5] 圣经《希伯来书》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