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清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在初期的鲜叶摊凉、杀青、揉捻等工序上,是基本一致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炒青绿茶的干燥,是在锅内通过热的传导炒干的;而烘青绿茶是在揉捻之后,利用炭火或热风,依靠空气对流烘干的。烘青茶在烘干的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可溶性的糖类与氨基酸的含量会显著增加。虽然烘青绿茶的香气物质,可能会低于炒青绿茶,但是,其茶汤会趋于淡雅鲜甜,香气清幽,火味偏轻。烘青绿茶特有的乳嫩清滑,馥郁鼻端,此时畅饮的味趣,可为知者道,难与众人言。一如明代罗廪《茶解》所记:“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滟潋,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
绿茶,是采摘茶树较嫩的芽、叶,经过摊凉水解、杀青、揉捻、干燥后,形成的具备外观绿、叶底绿、茶汤黄绿的“三绿”特征的干茶。
绿茶的杀青,宜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初始,要求叶面温度至少在80℃以上,以确保酶的活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丧失,有效制止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其后,适当降低温度,此时要兼顾到茶青内含物质的转化,同时蒸发掉鲜叶内的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借助热化学反应,挥发掉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的芳香物质,使高沸点的芳香物质显露出来,从而形成绿茶特有的清香气息。因此,杀青是绿茶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
绿茶的揉捻,是形成扁形、螺形、针形、颗粒状等多种外形的必要条件。通过借助外力揉捻,破碎茶叶细胞,缩小茶叶体积,使茶汁黏附在茶叶表面,对提高茶汤的浓度起着重要作用。茶的揉捻,要看茶做茶,区别对待。对于高等级绿茶,随着嫩度的增加,揉捻强度宜趋于小;对于云南大叶种茶青,为减少茶汤的苦涩滋味,增加耐泡度,现在的揉捻,都趋于弱化倾向,这势必会影响到茶叶的后期转化。
杀青,是形成绿茶香气的主要工序;干燥,对绿茶的香气形成更是至关重要。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一方面,涩味较重、收敛性强的酯型儿茶素,在湿热条件下会水解为简单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使茶汤的回甘明显,滋味醇和,苦涩度降低。另一方面,在湿热作用下,蛋白质发生水解,使鲜甜的氨基酸增加;部分多糖类水解,使得可溶性糖类增加;部分原果胶物质水解为可溶性果胶物质,增加了茶汤的厚度。这些鲜、甜、厚味等可溶性物质的增加,意味着茶的温热性能的相对提高。其总含量越高,茶性就越趋于温和。
咖啡碱,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虽然变化不大,但其含量,受杀青、干燥等加热环节的影响,呈同步降低的趋势。咖啡碱的减少,意味着茶之苦味、寒性的降低。加之在茶的制作过程中,温热性物质的相对增加,因此,加工优良、生态较好的绿茶,其寒性总体是下降的。
当茶汤里的糖类、氨基酸、果胶物质的含量较高时,咖啡碱的苦味以及多酚类物质的涩味,会被鲜甜的滋味所覆盖或令其减弱,从而构成茶类风格各异的悦人的不同滋味。当茶汤的滋味偏甜,茶汤的刺激性就弱,寒性趋于温和,茶性就会由“寒”弱化为“凉”。当茶汤的滋味苦涩,随着苦涩强度的增加,茶汤会更趋于寒凉,并逐步由“凉”强化为“寒”与“大寒”。凉、寒、大寒三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寒凉程度的强弱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