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清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739年,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新修本草》与《食疗本草》的基础上,对茶的认知又增加了重要的观点。他在《本草拾遗》写道:“茗、苦茶: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之宜热,冷即聚痰。茶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陈藏器首次提出了茶“去人脂”的减肥功效。尤其是他的饮茶宜热的观点,值得借鉴,令人深思。饮茶宜热,当然也不能过热。我们知道,茶汤刚刚倾出的温度,一般为85℃左右。人体的食道粘膜比较脆弱,对温度不太敏感,其最高耐受温度为50℃~60℃。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常饮65℃以上饮品(如咖啡、茶等),反复烫伤食道粘膜,可能会引发食道癌。因此,健康合理的饮茶温度,最好不要超过60℃为宜。
饮茶宜热无灼灼,同样也需寒无沧沧,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医食忌理论。以茶汤之热来平衡茶的寒性,畅发茶香,去性存用,方能得茶之妙。如果常饮冷茶,会使湿气在体内积聚,容易造成痰湿体质。李时珍曾高度评价陈藏器:“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陈藏器,这位八世纪最伟大的药物学家,其对健康饮茶方式的忠告,在今天听来,仍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
关于“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一对茶的重要论断,诸多传说都认为是语出陈藏器,我详细查阅过他的《本草拾遗》,遗憾的是,在原著中没有找到该段论述。查阅不到,也是事出有因的。因为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原著曾有十卷,早已不知佚于何时。而我们今天读到的《本草拾遗》,是近代才从《医心方》、《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等古籍中搜理出来的。
日本的荣西禅师,在他的著作《吃茶养生记》里写道:“《本草拾遗》云:贵乎茶哉,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诸药各治一病,唯茶能治万病而已。”日本的荣西禅师,曾于宋代两度来到中国,把中国佛教的临济一宗和饮茶文化带到日本,被尊为日本的茶祖。从荣西禅师的著作里,尚能看到《本草拾遗》某些遗存的影子,是我们的荣幸。今人不见古时月,或许荣西禅师在宋代读过此书的原始版本,否则,以荣西禅师所居的历史地位和作为出家人的严谨而不妄语,他是不会随意引用此论的。
作为中药大多都具有偏性,或寒或热。中医治病的依据,就是利用药物的寒热偏性,去调整身体的偏热偏寒,通过纠偏使之达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此,药为各病之药。也就是说,药都是针对某一种疾病的。那茶为万病之药,又当如何理解呢?这并不意味着茶,可以治疗具体的一万种病。它的内涵是指,通过合理饮茶,能够预防人体可能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多种疾病。防微杜渐,饮茶突出和强调的是其独特的预防保健作用。其重大意义,类似于《黄帝内经》的伟大之处,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它只记载了13个很简单的药方,其治病理念,并不主张药在病先。上古之人的智慧与胸襟博大,就体现在这里。他们意识到人类的诸多疾病,是完全可以靠自身的机能去调节痊愈的,故不主张服用太多的药物,正如“上医治未病”。他们通过《黄帝内经》一书,系统阐述了朴素的自然与生命哲学,传递给众生的,是一种养生、贵生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理念,防患于未然。掌握了正确的健康喝茶的精髓,通过预防和保健作用,可以悄无声息地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古人这种高尚悲悯的预防理念和养生智慧,与当前以卖药为主的西医治疗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下医治大病”。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尽管在诸多古籍中,列举了很多关于茶的药效,但是,我们同时也能看到,茶几乎没有作为一个单方,去明确有效地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所以,茶并不完全属于药的范畴。尽管历史上茶的发展,曾由食到药,药食并用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茶最终还会由药到食,重新恢复茶的悦志、不寐、以预防保健为主的本来面目。茶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这是作为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患病期间,一定要及时地去调理、治疗,不能贻误病机,使小疾转成危笃。等疾病痊愈了,再去充分地调整自己的身心、味蕾,愉悦自在地享受品茗之美。饭软茶甘万事忘,一种馨香满面熏,这才是科学的养生祛病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