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茶纷纷见 (第1/2页)
静清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青少年还是尽量不喝茶、少喝茶为佳。如果实在要喝,一定是淡茶少饮。
饮茶从唐至明,一直存在着雅与俗的纷争。到了清代,饮茶人群不断沿着雅与俗的边界,向两端拓展、聚集,并交融为可雅可俗、雅俗共赏,尤其是茶馆、茶庄、茶号、茶行的纷纷出现,标志着茶已经真正融入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列入到柴、米、油、盐、酱、醋之中。另外,在清代,茶树无性扦插繁育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茶叶产量与品质的不断提高,为武夷岩茶、政和与福鼎大白茶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品种茶的选育基础。
清代茶的发展,继承发扬了明代及其之前的成就,在此基础上,迎来了难得的百花齐放、六茶共春。西湖龙井、碧螺春、罗岕茶、六安茶等新茶种、新茶类,此起彼伏,不断涌现。闽北乌龙茶,受明代松萝茶的技术影响,由蒸青散茶改为炒烘结合。之后,半青半红的武夷松萝,面对旬月后“紫赤如故”的不堪,经过复焙,使之一色,便同时诞生了武夷岩茶和红乌龙。“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清代僧人释超全在《安溪茶歌》里,翔实记述了安溪乌龙茶,通过模仿闽北武夷茶而独树一帜的历史背景。武夷岩茶的制作技术,之后接连影响了闽南乌龙茶和潮州凤凰单丛的诞生。闽南乌龙茶的制作技术,继而又影响到了台湾乌龙茶的崛起。其证据链,可参见拙作《茶与茶器》的考证。
武夷岩茶,是在被明代宫廷抛弃之后,在仿制松萝茶不成的境况下,继而绝地重生的。闲花散落填书帙,武夷岩茶的真正崛起,与白茶类似,都是伴随着红茶出口的衰落,而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也就是说,武夷岩茶的发展壮大,从无量到有量,一旦茁壮成长起来,就是为出口服务的侨销茶。据记载: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武夷岩茶制作的最盛时期,年产可达50万斤。后受战争的影响减产,到1924年,年产尚有20万斤。除国内销售的年平均1.2万斤外,余均销于南洋以及美国旧金山等地,而消费者与经营运销者,基本同为华侨商人,这即是“侨销茶”之名的由来。到1941年,南洋沦为战区,武夷岩茶侨销告绝。此时,岩茶的产量,尚能维持在三百担左右。到建国前夕,武夷岩茶的产能,只剩一万斤左右。
松烟小种红茶自明末诞生以来,一直以出口为主,影响着各地红茶的纷纷兴起。鸦片战争以后,开辟五口通商,茶叶出口供不应求。1886年之后,随着印度、锡兰红茶的崛起,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太平天国战争、英国对茶的操纵、国内某些红茶的质次价高等原因,致使中国在欧美的红茶、绿茶销售一败涂地。
红茶、绿茶出口销路的日益壅塞,国内又消耗不掉如此多的茶叶,接踵而至的惨况,必然是茶园荒芜、民生凋敝。据《政和县志》记载:“清咸、同年(1851~1874),菜茶(小茶)最盛,均制红茶,以销外洋。嗣后逐渐衰落,邑人改植大白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在大白茶改植成功以后,具备了好的茶青原料,才能做出品质优良的白毫银针。光绪十五年(1889),政和开始首制白毫银针。白茶类在光绪年间开始生产,算不上什么重大发明,这在当时纯属是另辟蹊径,也是茶叶市场滞销、无奈之下的自谋出路。茶叶制作换个花样,主要是为开拓华人较多的南洋和港澳市场。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在光绪年间的出现时间,与红茶、绿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受阻与败落,基本是吻合的。
清代,是我国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少数民族实行统治的国家。满、蒙自古友好相邻,有着同样的“饮乳食肉”习俗及喝边销茶加牛奶调饮的习惯。因此,在雍正皇帝对云南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真正控制了云南势力以后,普洱茶作为贡茶,进入以肉食为主的清代贵族的视野,是历史的必然。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宫中杂件》记载:“光绪二十六年二月初一日起,至二十八年二月初一日止,皇上用普洱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享二斤十三两,一年共享普洱茶三十六斤九两。用锅焙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享二斤十三两,一年共享锅焙茶三十六斤九两。一年陆续漱口用普洱茶十二两。”读完这则皇室资料,我们可能会惊讶于光绪皇帝的用茶量之大,甚至会感到不可思议。从《清稗类钞》的记载可知,满族和蒙古族人,长期有着喝奶茶的习惯,一般每日喝2~3次。清代进贡的普洱团茶和锅焙茶,主要是为煮奶茶所用,不同于我们今天的清饮。从清宫对茶的记载来看,清代的普洱茶并非鹤立鸡群、一茶独大。我们今天不太注意的四川锅焙茶,与普洱团茶一样,都是清代比较重要的贡茶之一,皆为清宫贵族们天天必需的煮奶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