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叙瑞典 (第1/6页)
黄仁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瑞典的历史中,有好几个有趣味的人物。虽说他们不一定是我们崇拜或钦慕的对象。
前次我已提及戈斯塔勿司·亚多尔夫司。他殒身于三十年战争之中,但是他的军事行动,扩张了瑞典往北欧大陆的领域,也巩固了新教的地位。现在尚要说及主持“北方战争”(The Northern War)的查理十二,和创立白纳多特(Bernadotte)王朝的查理十四。恰巧他们的功业彼此都有一百年的距离。亦即按照上述的顺序,他们名传遐迩之日,大约接近于1610年,1710年和1810年。
查理十二,十五岁登基为瑞典国王,时在1697年,只三年而北方战事爆发。原因是丹麦国王、波兰国王、俄国的沙皇彼得大帝以及今日德国境内的几个公国,都企图夺取瑞典在波罗的海东岸和南岸的领土。也乘着瑞王年轻而缺乏经验以为轻而易举。殊不知查理即在髫龄时,由他父亲监督之下,受过各种刻苦耐劳的锻炼,也能身先士卒,有严格驭下的能力。1700年初,这几个国家按计划行动。查理十二采取内线作战的不二法门,实行各个击破。他首先登陆于丹麦,先声夺人,不战而丹麦王屈服。这时候波兰军攻击瑞属波罗的海东岸的领土不下,查理乃于秋天横渡波罗的海。他没有遇到波军,于是决定移麾攻击俄军。当年年底那瓦(Narva)一役,他创造了以寡敌众的奇迹。瑞典国王率兵一万人,可是组织训练装备都比俄军强。俄军据称有八万,但至少有三万五千人参加战斗。瑞军窥破对方阵线上的弱点,于是集中兵力遂行中央突破,俄军溃败后沙皇退还国境。
1701年查理十二再向波兰进兵,其时波兰国王为沙克逊(Saxon)国主,波兰人偶一挫败之后无心战斗。查理乃轻辞重币地到处招降。1702年瑞军占领波兰国都华沙。可是他又再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将波兰大致平定。至此他和波兰人为约,废原有波王而另立波兰贵族首领为王。可是沙克逊国主并未成擒,他仍受俄国津贴,实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办法。查理不得已,又只能直捣沙克逊老巢。1706年秋天他占领了沙克逊,至此其国主才接受城下之盟,宣告放弃波兰王位。
1707年查理东向企图与彼得大帝决战。1708年集中兵力于立陶宛之维尔纳(Vilna,现在苏联境内),其目标为莫斯科。至此瑞典国王替19世纪之拿破仑和20世纪的希特勒预先伏下了一个劳师远征俄罗斯,不败于敌军而先见挫于天候及地势的前例。瑞军原拟向莫斯科进发,约三百英里处而已入秋,查理乃折向南入乌克兰,预料当地之哥萨克部队接应,不料沙皇已早有对策,哥萨克部队参入瑞军的人数有限,而且士气委靡,瑞典的接应部队则沿途被俄军截击;所带来的供应更极短少。查理十二仍无气馁的状态。青年国王仍在与部下共甘苦鼓舞士气。1709年夏天波尔塔瓦(Poltava)一役,瑞军一万七千人,俄军四万。彼得屡次战败,举动犹疑,查理企图邀他于原野决战,乃先围攻波尔塔瓦北之阵地。只是刚一接触,瑞王即负伤,其副指挥官无国王之智勇,也不能在战场采取主动,瑞军死伤被俘者众。查理被劝由军士数百人丛拥入土耳其人之奥图曼帝国。后卫指挥官被俄军包围,降彼得大帝。
至此查理仍不放弃与沙皇决战之宗旨,他继续鼓吹并赞助土耳其人侵袭俄国,并遥对瑞典指挥。况又一度被土耳其人囚禁,于是者五年。最后与其随从于1714年10月出走,隐匿身份地飞驰贯穿敌境,而于11月抵达瑞典在北欧辖地。同行者数百人,至北欧时只二人。他回国后,又再筹备下次战役,又已集结三万人,也仍须对付在挪威之丹军。不幸于1718年在挪威巡视时殒身。他究竟是阵亡还是被谋害,始终无法断定。
要是查理十二之一生行止有传奇性,则查理十四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白纳多特(Jean Baptiste Jules Bernadotte),法国人,1780年十七岁,于路易十六的部队里当兵。九年之后也曾一路升迁;可是大革命展开之后,才是他将星高照的日子。1797年他奉命率兵二万支援拿破仑的意大利战役,从此两人的功业与出路,纠缠在一种离奇的状态之中。
他们两人的年龄(白纳多特长拿破仑六岁)、出身、才干、志趣和胸有城府的情形大概相似,照理必有一番斗争。可是白纳多特于翌年与拿破仑之前未婚妻结婚(拿破仑已娶约瑟芬)。夫人Desirée Clary之姊又嫁与拿破仑之兄约瑟。从此两人有亲属关系,白纳多特也像拿破仑之弟兄一样,对拿有批评而又忠服;拿破仑也能容纳他的若干独立性格。1799年他任陆军部长,那年拿破仑以兵变夺权,白纳多特曾反对他的非法行动,但是在紧要关头却又支援。拿破仑于1804年称帝,升白纳多特为元帅,并封为郡公。1805年拿破仑的奥斯特黎兹(Austeritz,今在捷克境内)战役挫败了俄奥联军,奠定了今后称霸欧洲大陆十年的基础;白纳多特也在这战役里建功。
兹后几年白以军政总督的身份治理德国北部若干地区,以能干而有效率,更对人民温厚著称。他也曾公开地流露对拿破仑不满。也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展开了对瑞典人士的接触。后者对他的公平慷慨具有深切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