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清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人若能从淡茶中品出滋味和香气,至少说明此人的身体是健康的,感觉是敏锐的,这也是品茶的较高境界。
枯肠未易禁三碗。尽管禁得住三碗不容易,但是仔细想来,健康需要自律,一个抵制不住嘴巴诱惑的人,又如何去成就自己的人生呢?深谙医理的东坡,从另一层面提醒人们,在食不饱、力不足的夜晚,尽量少喝茶,喝淡茶,或者不喝茶。对此,苏轼曾深有感触,“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咖啡碱令人失眠的恹恹痛苦滋味,昏昏难以言表。苏轼夜饮所历,我也感同身受。春季在茶山做茶,常常试茶到深夜,那种因咖啡碱摄入过量,引起的心慌、失眠、恶心等,甚至会伴随着一种莫名的抑郁感觉,至今思来,犹在昨日。
尽管宋代的某些团茶中,掺有淀粉类等辅料,可以缓和茶对胃肠的刺激,但是,东坡仍能很清醒地察觉到饮茶过量的危害。他在《漱茶》一文写道:“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东坡确实是一个出色的别茶高人,他能敏锐地意识到,中下等茶,因季节、制作、生态等差别,可能会造成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的含量过高;或因杀青不透等因素的存在,对这类茶的饮用,如果不加节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过度的刺激或损害。因此,他提倡尽量喝上等茶,且数日一啜为宜,这与我一直倡导的“喝好茶、少喝茶”,其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当然,这里要考虑到古人生活条件的局限,他们可能没有我们今天的富足,体内也没有那么多的累积营养可供消解。但是,这种告诫、提醒、警觉,对我们正确地认知茶,学会健康地去喝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凡事需要趋利避害,理性分析。苏轼并没有因此完全去否定茶的健康功效。他说:“除烦去腻,世不可缺茶。”这是他对适量饮茶的充分肯定。“然暗中损人,殆不少。”这句话,才是文章的重点。其后,他又写道:“昔人云:自茗饮盛后,人多患气,不复病黄,虽损益相伴,而消阳助阴,益不偿损也。”“人多患气”,是指饮茶过量,会损人元气。我们饮完茶后,会感觉精神抖擞,实质上是咖啡碱调动了人的元气所致,临时透支了自己的精、气、神。如果长期透支而得不到及时修复,必然会导致气虚体弱。如果再长期饮食不节,不注意营养的全面摄入,就是过劳过量,就会损伤气血。当然,事物的发展变化,还存在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复病黄”,是指茶的苦寒可清热燥湿,对湿热引起的黄疸型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功效。现代医学也证明,茶对急性肝损伤,有很显著的修复作用。适量饮茶能够保肝护肝,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此处的“昔人云”,估计苏轼受到了《唐史国补》的影响,据该书的作者李肇记载:“故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近代悉无,而患腰脚者众耳,疑其茶为之也。”唐代的常伯熊,就因年轻气盛,饮茶过量,导致腰腿风湿疾病缠身,遗恨残生。
等级较低的夏秋茶,往往寒性较重,苦寒伤气。如若过量饮用,不加节制,确实会损伤体内的阳气,打破人体健康的阴阳平衡,这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等级较低的茶叶,应该去如何利用呢?东坡说:“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用浓茶漱口,不但不伤脾胃,而且茶中含有的适量的氟,可以使龋齿再矿化,修复牙釉质,有固齿消炎、去除口臭、预防口腔疾病的良效。《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由此可见,清代的曹雪芹,早已得东坡真传,把黛玉漱口、吃茶一章,写得细微传神,有礼有节。这也从侧面证明,东坡用浓茶漱口的保健方式,对后世的影响之深之远。
苏轼在《书四戒》里,告诫后人说:“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原文写的虽是厚味、美味,但饮茶又何尝不是呢?中医认为:“味厚者为阴”,“味厚则泄”。而陆羽在《茶经》里认为茶:“味至寒,为饮最宜精。”按此理论分析,过浓的茶,是不是会更加寒上加寒呢?现代科学也表明,浓茶是有害健康的。浓茶里的草酸含量高,易与人体内的钙,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故常饮浓茶,易患肾结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常饮淡茶,适量利尿排尿,可增加泌尿系统的自洁能力,有效地防止夏秋季,因体内汗液蒸发过快,致使尿液浓缩而形成晶体沉淀。故常饮茶、饮淡茶,会有很显著的排出小结石、预防肾结石的作用。肾结石常有夏季形成、冬季发病的规律性。上帝为你关闭一道门,同时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天地之物,莫不如此。
淡中有味清中贵,人间有味是清欢。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曾有论述:“尤必以淡为善者,何也?以味之稍重必偏,且重者必毒,惟淡多甘少者,得中和之气。”“且淡开五味之先,不在五味之中,而能统领五味者也。”淡,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五味的平衡、阴阳的调和。因“浓”或“过量”而产生的偏性、“毒”性,即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谈到的“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