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避开冲突危险区 (第2/12页)
马薇薇 / 黄执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启明小说www.qm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两种说法的根本区别,不是观点或者内容,而是后者在说话之前,先打了一剂“预防针”。预防什么呢?预防你的“人设”在对方心里激起的反弹。
要知道,很多时候你说的话本身是对的,但是因为你的身份地位不对,所以听起来会很刺耳,让人觉得不舒服。就好比父母催婚,你的“人设”是子女,要体谅父母的心情。可是,如果你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结婚生孩子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趁年轻拼事业才是正途,当然就会让父母觉得,你根本没拿他们当回事。这才是他们会难过的真正原因。
试想一下,如果你跟你父母说:“你羡慕人家早早地抱上了孙子,人家还羡慕你家孩子有出息呢!早生几个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事业做得好,你们晚年才有保障啊!”这是很无礼的。但是,如果你的父母有个平辈,说出同样的意思,你的父母就算是觉得人家是在客气,心里也会比较受用。因为这是别人在夸奖你,而不是你的自辩或者说反驳。
所以,话该不该说,往往并不取决于这话本身有没有道理,而是说的人对不对。就算话本身没有问题,从错的人口中说出来,还是会觉得不太对劲,觉得“这话不该你说”,这就是典型的“人设不对就开口”。
那么,在明知道人设不对,又必须为自己辩护的时候,怎样才能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降低了对方的反感呢?你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作为开场白:“我知道,这话不该我说。”
还是拿父母催婚这个例子来说,你当然可以拜托几个亲戚,私底下劝他们想开点,但是如果必须自己直陈心意,那就可以先抱歉地说“我知道,这话不该我说”,然后再讲自己的观点。因为这就意味着,你能够体谅他们的焦虑和不安,而且没打算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你只不过是从客观的角度,帮他们分析一下“早结婚”和“拼事业”的利弊而已。而一旦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件事,就会发现催婚真的没必要。特别是,如果他们可以代入“别人其实明里暗里也羡慕我们家”这个视角,下次见到辛辛苦苦帮忙带孙子的那些亲戚,心里就会平衡多了。
再举个职场上的例子。假设你的领导把KPI定得太高,你想要提点意见,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你想偷懒。道理很简单,作为职员,谁都不喜欢太过严苛的考评标准。所以,你说出“能不能降低KPI”这句话来,就是有“原罪”的。倒不是说你的提议一定没道理,而是你人设本身的问题。
因此,在直接强调过高KPI的负面作用之前,你最好是先调整人设。比如你可以这样说:“老大,我知道这话轮不到我说,但是客观地看,KPI定得这么高,有些同事会觉得,反正达不到,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您看能不能调整一下呢?”这样说,才不会显得像在对领导指手画脚。
其实,人会对“人设错了还开口”感到不开心,往往都是“对人不对事”,觉得对方不识相,没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但是你如果能表明“虽然我知道自己不识相,但这话我一定要说”,反倒显得有分寸、有担当,对方也就没那么容易生气了。